烏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說是市集並不準確,卓思衡管這叫州學步行商業街,但他的措辭並沒得到認可,州學和百姓仍是叫這裏學府市集,這讓好不容易能施展新鮮名詞的他非常沮喪。
此處青石磚鋪路百米餘長的甬道本是通往內學的出入之路,分隔開州學的辦公區與教學區,之前兩側多是樹木,如今卻建起了棚亭式的簡易店面,掛滿招旗。不同於外面,此地的店面極爲安靜,一半以上都是賣書籍字畫與文房四寶的齋號,倒是還有賣藥賣茶葉的共用一個小鋪,清苦卻沁人心脾的香氣幽微而來,倒讓剛有暑熱的永明多了幾分清明之感,最神奇的是還有兩處賣糕餅的鋪子,只是沒有爐竈和後廚,只以竹盒或是荷葉包着些現成的甜食與果脯,路過便心口甜絲絲的,這裏買喫食的學子卻比旁邊一處賣紙的鋪亭還要多三五人。
很奇怪,衆人都覺得這裏雖實在不像是州學那般肅穆莊重,但又並非那樣吵鬧輕佻之地,甚至有幾分適度的煙火氣和從容感,並不令人反感。
可卻足夠令人震驚。
“你竟真在此處行商賈之事?”一位吏部巡察使驚道。
卓思衡笑了笑說道:“大人是吏部的官員,瑾州州學一案在六部幾乎各個部門都過了一遭,免職的官員名字想必大人都要倒背如流了吧?”
因被說中實情,吏部特命的監察使倒也是不置可否。
“州學沒了人也沒了銀子,處處百廢待興,下官唯一能做的便是在不與民爭利的前提下儘可能週轉籌措。於是清理出這條路來,以季置租金,他們若願意自備木瓦搭建,我們可以出人力幫忙,免除些租子,咱們瑾州永明是個商貿之風隆盛的寶地,商賈聽聞有這樣的機會便趨之若鶩,此街建好倒也沒廢太大功夫,只是有些亭鋪時日久了還是加固一下比較穩妥。”卓思衡懇切道。
吏部的巡察使被他帶跑了思路,順口點頭道:“確實是亭子不是長久之計,若是壘砌圍住三面牆壁,倒也可無憂……”
一旁他的同僚猛地咳嗽兩聲,此人才猛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趕緊再度板起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