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林夕辰之前憑藉記憶,默寫了很多書籍,還多次補充,至於人物簡介都是橙心和綠蘿兩大才女平日裏有時間了會在裏面加入,然後教導給其他幾個女孩嘗試。目前來看,青提、藍莓、黃桃還有紫薯學習都算是挺快的。
但是,林夕辰最看重的還是《中華字經》這本書,只學一篇韻文,便識天下漢字。這話似乎有點誇張,但事實基本如此。鄭州大學郭保華教授用三年多的時間,將4000漢字着成一篇韻文《中華字經》。全文共1000句,用字4000,無一字相重,涵蓋了百科又韻語成章,高難度的寫作換來了識字教材的全方位突破,小學6年的識字量,只此一篇韻文即可完成。
這本書完全由林夕辰依靠自己的記憶,完全記錄了下來,認爲絕對用得到,幸好自己記憶力真的足夠好。林夕辰還根據《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這本書,將現代的拼音通過方式記錄背誦了下來。
這個時代人學習和認字,主要是靠兩種方式,一種是反切,一種是直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簡單地來說,就是用一個認識的同音字來注音另一個字,人看書的時候將這個字寫在要學習的字上面,然後拿回家去背誦,然後熟讀即認識了。這種方法可能很多英語不好的人,用中文的漢字簡寫英語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吧。很多人一定都用過這種方式來背誦課文或者學習英語課本,但是最後往往就是口音怪異,驢脣不對馬嘴,這個大家也就想的明白了。而且最有問題的就是怕特別生僻,可能取的依然也是一個生僻字,那真就是難上加難,最後寫了好幾個版本的字,一個不認識,徒增煩惱和難度。
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種方法好了一些,但是也還是見仁見智,換句話說,畢竟沒有兩片雪花完全相同,那我就用兩片雪花拼成另一個雪花。聲母我用一個字,寫在左上側,表示聲母,韻母我用另一個字,寫在右下側,讀書識字的時候就是左上側的聲母結合右下角的韻母來認這個字。當然要想寫好詩歌,熟讀韻律之美,反切是必修課,必經之路,畢竟詩歌之美在其韻。但是教人識字的時候,真的是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可能準確度會高一些,畢竟用兩片雪花取一部分湊成另一個雪花,準確度和相似度都會上升很多。但是你如果要熟練掌握,那要學的就多的多了,但是卻可以排除一些生僻字直音注音,你可以選擇更好的簡單認識的字,讓你閱讀的時候不太會卡頓。但是難度剛剛也說得很明顯了,要知道除了學注音,你還要學釋義,再加上一些釋義的字和語句,往往也是需要領悟許久,這看本書可能要花的時間就真的要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