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7 (第3/4頁)
怨念法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失去了或者沒有官僚身份的婆羅門,在印度社會沒有誰拿他當盤蔥。
在大量古印度民間文學中婆羅門,很多都是愛裝十三的窮光蛋形象。
比如古印度三國爭霸時代瞿折羅-普臘哈蒂王朝皇帝瓦特薩拉賈(vatsaraja)時期的詩人瑪伽(magha)他寫下了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最有影響力的同人作品之一《奎師那之怒》(shishupala vadha)。
但是本人卻出身自家道中落的婆羅門家庭,自己一生貧困潦倒,最後也是死於飢寒交迫,他的一生就沒有誰瞧的起他,這才把自己幻想成了奎師那寫下了這篇史詩……
接下來是尼泊爾。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和印度類似,不同的是尼泊爾是以職業世襲內婚羣體爲主,而印度更多元比如教派、地域、宗教等,這就導致印度無時無刻都在產生一個新的亞種姓。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也更加嚴苛,具體表現在尼泊爾只有36個亞種姓,而印度有大約上千個亞種姓。
更少的亞種姓也就意味着更好區分誰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意味着上層種姓比較印度擁有更大更多的壟斷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