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看魯昭公的經歷。
魯昭公的父親魯襄公去世後,由魯襄公與胡國女敬歸所生之子——太子子野即位。不想子野福薄命弱,三個月就去世了。
太子去世後,時任執政季孫宿立敬歸之妹齊歸的兒子公子姬裯爲國君,是爲魯昭公。
當時,關於立何人爲國君,魯國內部是有爭議的。
亞卿叔孫豹反對立姬裯爲君。他的理由是,太子去世,有同母弟就立同母弟,沒有同母弟就立庶出的長子。年齡相當就選擇賢能,賢能相當就用占卜來決定。公子裯並非嫡嗣,也非庶出長子,不應該成爲國君人選。
除了資質不合,魯昭公當時已經十九歲,行爲舉止仍是兒童脾性。國君兼兄長去世,居喪時他竟無哀痛悲慼之色,反而面上有喜,實爲無德。
末了,叔孫豹還大膽預言,如果一定要立他爲君,將來必然成爲季氏的憂患。
回頭一看,叔孫豹一語成讖!不愧是說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的智者!
季孫宿當日所想,無外乎是魯昭公心智稚嫩,乖巧聽話好操縱,不會與他作對。誰曾想,兔子被逼急了,也敢向老虎叫板。他的兒子季孫意如差點命喪於他之手,季孫家族三代苦心經營幾乎毀於一旦。
依據叔孫豹的推論,魯昭公之所以會給季孫氏造成困擾,無非是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