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何謂“作三軍”?就是在原有的上軍、下軍的基礎上增加中軍,變成中軍、上軍、下軍(跟晉國的稱謂一樣,楚國則是中軍、左師、右師。),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各家得一軍之指揮編制權。
無端多出一個軍,車馬士卒從何而來?答案就是——把三家的私家車兵合併而成。
與此同時,三家還提供不同的獎懲方案(涉及減免徵稅),鼓勵原來軍隊裏的兵士爲自家所用。
比如,青壯年如果歸於季氏私邑,即屬季氏出的兵,即是季氏的家兵,他們家就可以免除徵稅;不入季氏者,則倍增其稅;獎勵從軍者,處罰不從軍者等等。
這樣一來,國君的家臣就變成“三桓”的家臣。公室的大權牢牢控制在“三桓”之手,國君權力大大削弱。
由於季孫氏實力最強,車馬家兵最多,併入的人員也最多。其次是叔孫氏、孟孫氏。
如果把魯國全部軍事力量分成十二份,按照作三軍的方案,季氏得四份,叔氏得兩份,孟孫氏得一份,也就是說,三家合在一起是七份,公室只有五份。
三家合力,力量已經超過公室。更別說他們拋出的稅收優惠政策,青壯年都跑他們那裏去了,公室的隊伍多是老弱病殘,加起來的戰鬥力恐怕跟季孫氏的四份都無法對抗。這麼一看,季孫氏一家足可單挑公室,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