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武王克殷後,尋找商朝的後裔建立宋國,魯國則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的封國,一個是前朝子孫,一個是周天子的親屬,顯然魯國比宋國地位高。既然如此,如果魯國沒有宋國出手大方,似乎不合常理。
魯國君臣被吳國賓相氣得說不出話來,誰知對方仍不罷休,咄咄逼人,繼續道:“晉國的大夫都能享十牢,難道吳王不配得到百牢嗎?”
吳國人的這番話,更是讓魯國君臣顏面盡失,面面相覷。
追根溯源,還得從四十年前發生的一件事情說起。
當時,季孫氏的采邑——費邑的邑宰南蒯,因爲擔任要職多年,培養了自己的勢力,打算據費邑背叛季孫氏,將費邑劃爲獨立王國,由他掌控。
不料情勢突變,費邑人不歸附,南蒯只得倉皇逃往齊國。去到齊國後,南蒯以費邑爲誘餌,準備藉助齊國的勢力扶植自己歸魯上位。
時任齊國國君景公,一度猶豫難決。鑑於費邑是季孫氏經營多年的采邑,季孫氏又是魯國實際上的主事者,景公權衡利弊,決定歸還費邑,聲稱不能做助長家臣危害主家之事。
被派往魯國歸還此地的使者名叫鮑國,因爲家變,他早年一直呆在魯國,跟魯國上下都很熟識。有了這層關係,再加他攜帶重禮——費邑前來,季孫氏喜不自勝,做了一個引發日後連鎖反應的決定——用七牢招待鮑國。
鮑國在齊國,位爲大夫,五牢已是給足面子,畢竟,齊國還有衆多位高權重的世家大族佔據卿位。比如“國之二守”的高氏、國氏,還有“二惠”高氏、欒氏,相比之下,鮑國頂多算是個親近齊侯的大夫,比普通大夫稍微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