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鐵木真眉目一動。宋軍有那種很厲害的火器,爲什麼不用?蒙古將士聚集,要是扔出那火器,不是一炸一片嗎?宋軍爲什麼不用?是沒有了嗎?還說是,故意不用,就是要拖着蒙古軍團?鐵木真心存疑慮,越想越不對勁。宋軍顯然是在拖延時間,守城本就是拖延時間,這很正常。鐵木真作爲統帥,身係數萬將士和蒙古國家的未來,他不能不多想。萬一,只說萬一,宋朝的十萬騎兵殺回來,怎麼應對?兩國騎兵交過手,蒙古騎兵打不過宋朝騎兵。萬一宋朝的騎兵殺回來,爲了不至於全軍覆沒,他只能帶着十二萬蒙古騎兵逃離戰場。那麼攻擊王庭的八萬蒙古將士都將被圍困,無處可逃。可就算想到了這種危險,他能怎麼辦?雙方接戰,短時間內八萬蒙古將士撤不回來。就算撤得回來,難免死傷慘重。他不能在沒確定危險的情況下,放棄了數萬將士。鐵木真擦去汗水,下令多派偵察騎兵,以斡難河爲中心,往南巡邏。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迅速回報。
大宋樞密院制定了作戰計劃。具體怎麼打,朝廷不管,但必須遵守整體作戰計劃。每個騎兵和步兵作戰軍團之間需要相互配合,不能各自爲戰。發給五個軍團的蒙古地圖都經過仔細校準,儘量縮小偏差。地圖上以烏蘭察布、斡難河王庭和察干烏拉三個點爲準相連,組成一個三角形。鎮北軍自雲中發兵,進入烏蘭察布,沿着烏蘭察布到斡難河王庭這條線前進。辛棄疾十萬騎兵離開斡難河,沿着斡難河王庭到烏蘭察布這條線前進。兩支軍團相遇。辛棄疾交付了俘虜,騎兵軍團補充物資,不休整,趕回斡難河。鐵木真不可能有兩天時間。要不是他在最後關頭嗅到了危機,他連半刻時間都不會有。
每名宋軍騎兵裝備十匹戰馬,不需要在意馬力。十萬騎兵分成十個萬人隊,往斡難河方向奔襲。蒙古偵察小隊發現了宋軍騎兵,匆忙回去報告。怎奈宋軍騎兵啓動奔襲,速度僅比蒙古偵察騎兵慢了一點兒。鐵木真收到稟報,問:“宋軍騎兵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偵查騎兵答:“不遠了,很近。”鐵木真問:“多長時間到達?”偵察騎兵道:“頂多擠一桶牛奶的時間。”鐵木真大驚失色,下令全軍撤退。蒙古將士不明白髮生了什麼,爲什麼要放棄了幾萬同伴?可汗下令,雖不情願,不得不執行。十二萬蒙古騎兵調轉馬頭,撤離斡難河。鐵木真的反應速度很快了,但兩萬宋軍騎兵仍是在他們撤離的過程中抵達了戰場。宋軍騎兵不等待,直接對蒙古騎兵發動進攻。緊接着,宋朝騎兵先後出現在了草原盡頭。
槍聲響起,蒙古騎兵士氣大挫。宋朝騎兵裝備的短管火槍便於攜帶,射程縮短,威力降低,殺傷能力仍遠遠優於蒙古馬弓。兩軍剛剛照面,就有很多蒙古將士中彈傷亡。蒙古戰馬沒有經過特殊訓練,且是倉促集結,很多戰馬和士兵都不合格。聽了槍聲,戰馬亂了,士兵也亂了。數萬蒙古騎兵慌不擇路,分不清東南西北。處在隊伍後方的蒙古騎兵撤退不得,爲求保命,紛紛向宋軍射箭。宋軍始終處在馬弓射程之外跟隨射擊。這是最煩人的作戰方式,也是最令人難受的作戰方式。宋軍打得着他們,他們打不着宋軍。宋軍咬住了蒙古騎兵,這麼打下去,蒙古騎兵早晚要被殺光。緊要關頭,誰都顧不得誰了。沒有被咬住的蒙古騎兵不回頭,奮力逃命。只要與宋軍保持一定距離,保證宋軍火槍射不着他們,以蒙古騎兵的長途奔襲能力,遲早能甩掉了敵人。
十二萬蒙古騎兵,有三萬人被死死咬住,無法擺脫。逃走的九萬人也沒能徹底擺脫宋軍的追擊。九萬蒙古騎兵分成九個萬人隊,分散撤離。宋軍也分出九個萬人隊分散追擊。如果蒙古騎兵再分成千人隊百人隊,宋軍騎兵也會分成千人隊百人隊,都別想跑。大宋騎兵艱苦訓練,消耗無數物資,目標就是爲了追擊蒙古騎兵。如果沒能成功,對大宋來說,哪怕奪了斡難河王庭,俘虜了蒙古王室貴族,重創了蒙古軍隊,仍是一場失敗的戰爭。辛棄疾親自帶隊追擊,留下一萬宋軍騎兵剿殺三萬蒙古騎兵。這三萬蒙古騎兵傷亡了五六千人,被宋軍逼的走投無路,怒不可遏,索性對宋軍騎兵發起了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