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想的是不錯,真正打起來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長弓勁弩再怎樣,射程威力也不及火槍。但馬軍裝備短管火槍,雖有射程和威力優勢,還不太明顯。如此面對面的射擊,怕有太多死傷。若聯軍採取守勢,莫說是基輔城,就算是在野外防守,宋軍騎兵都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可聯軍輕敵,手握絕對兵力優勢,大舉進攻。騎兵衝鋒,步兵的長弓勁弩是跟不上的。馬軍排成長蛇陣,火槍射擊,邊射邊退。子彈在遠距離射不穿騎士的重鎧,可重騎士本身也跑不動,在騎兵的最後。衝在前面的輕騎兵就慘了。子彈輕輕鬆鬆的射穿皮甲,形成巨大殺傷。槍聲震耳,戰士戰馬皆慌亂,四處衝撞。陣型一亂,更加沒有反抗能力。火槍擊發,五萬騎兵很快就傷亡數千人。有的聯軍騎兵士氣崩潰,往槍聲的反方向逃竄。宋軍騎兵跟上,他們逃不出火槍射程。聯軍騎兵多有中彈墜馬,死傷慘重。
處在後面的騎士訓練有素,戰意高昂,有重甲防禦,依然保持衝鋒姿態。宋軍火槍具備射程和威力,距離遠些,無法殺傷騎士。短管火槍的精度又不如蒙古人的馬弓,不能準確的從縫隙射進子彈。想要形成殺傷,必須拉近距離。再往前,就要進入聯軍步弓勁弩的射程。重騎兵行進速度慢,步兵能跟得上。有了步弓的保護,畢再遇不敢擅動。宋軍不再追擊,緩慢後撤。聯軍輕騎兵得以重整隊形,伺機反攻。馬軍若是撤離戰場,聯軍追不上,也不敢追。而聯軍共九萬人參戰,傷亡萬餘人,主力尚在。宋軍撤退,沒能達到目的,這場戰爭就是聯軍贏了。沒有給羅斯國足夠的教訓,馬軍何苦奔襲數千裏?
畢再遇下令,五萬馬軍分成五十個千人隊,分在戰場各處。聯軍分不清宋軍主力,就沒有主攻方向。騎士不知如何是好,聯軍將領也沒了主意。這是宋軍從蒙古騎兵那裏學到的作戰方式,也是宋軍爲了追擊蒙古人反覆演練過的戰術。同爲遊牧民族的欽察騎兵熟悉此種戰術,卻不敢分成千人隊追擊。宋軍有那種可怕的武器,他們單獨追擊,不是自尋死路嗎?重騎士不知往哪追,後面的步弓也不知道該指向哪裏。偏偏宋軍騎兵不撤離戰場,行動迅速,子彈從各個方向射來。聯軍步弓找不到統一目標,不能進行齊射,幾乎沒法形成有效殺傷。欽察騎兵再次遭受慘痛打擊,亂做一團。宋軍射不準重騎士鎧甲的空隙,就射擊他們的戰馬。戰馬的目標大得多,太容易中彈。很快,兩千多重騎兵都沒了馬,變成了步兵。從最開始,依靠重騎士去追擊宋軍騎兵就錯了。如果是進攻固定目標還好,宋軍騎兵機動性極強,他們追不上,嚇不走對手,能有什麼用處?
欽察騎兵四萬人,損失過半。他們的馬弓在宋軍火槍面前什麼都不是。沒有步弓的保護,都成了活靶子。這麼下去,欽察騎兵早晚要被殺光了。聯軍統帥聲嘶力竭的叫喊,想要重整陣型。既然敵人分成很多小隊,沒有主要目標,那就一支小隊一支小隊的射擊。統帥的叫喊蓋不過槍聲,很多步弓士兵仍在犯迷糊。費了很大的力氣,統帥的指令才能傳達給弓弩手。近萬名弓弩手齊射,箭雨飛向了一支宋軍騎兵千人隊。騎兵隊長髮現箭雨來襲,命令將士舉起小木盾護住頭臉要害。步弓的殺傷力大,有士兵的手臂被射穿,有士兵的胸甲鐵片被射穿,刺進了皮肉,還有戰馬中箭倒地。好在沒有射中要害,不會危及性命。千人隊中有二百多人受傷。很快,第二波箭雨又來了。抵擋這波箭雨後,又有一百多人受傷。騎兵隊長不得不命令部隊後撤,第三波箭雨就沒能射到人。
聯軍這種步弓戰術是有效的,卻無法改變戰局。步弓將目標轉向另外一支宋軍騎兵時,背後槍聲響起。不知什麼時候,有四個騎兵千人隊繞到了步弓身後。近戰步兵處在步弓之前,防備前面的敵人。戰場混亂,沒人注意到身後發生的事。步弓的防禦本身就差,背後又丟了。四千宋軍騎兵射擊一輪,聯軍步弓傷亡三千餘人。宋軍收起火槍,抽出長刀,衝進步弓陣中,一陣廝殺,如砍瓜切菜般容易,聯軍弓弩手毫無還手之力。在聯軍步兵回身救援之前,大宋騎兵與步弓脫戰。僅僅一次衝殺,一萬名聯軍弓弩手就徹底喪失了戰鬥力。沒有了弓弩手保護,宋軍騎兵更加肆無忌憚。欽察騎兵的士氣瀕臨崩潰,不聽將領指揮,爭相逃離戰場。宋軍這幾年的訓練都是以追擊騎兵爲主。馬軍沒能參與到追擊蒙古騎兵,正趕上了欽察騎兵,也算是沒有白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