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準不要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欽察部落總共三十多萬牧民,規模與蒙古曾經的三大部落相當。三十萬牧民,頂多能組建幾萬騎兵。派遣援助羅斯國的四萬多騎兵已是欽察大部分成年男性了。在基輔戰場上,欽察騎兵傷亡兩萬多人,其餘一萬多人逃走,宋軍隨後追擊。沒了欽察部落的四萬騎兵,又損失了一萬步弓手。算上其他傷亡,九萬人的聯軍,轉眼剩下了三萬人。這三萬人全是步兵,連騎士都變成了步戰騎士。馬軍兩萬人追擊欽察逃兵,三萬人圍剿聯軍。聯軍沒有弓弩手保護,馬軍得以抵近射擊。火槍在近距離的精度和傷害都大幅提升,聯軍遭受到了很大傷亡。這場戰爭,東歐聯軍已經完敗。他們沒法與宋軍近戰,就沒有還手的能力。戰爭持續不到一個時辰,終於演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從欽察騎兵逃離戰場開始,聯軍的士氣就崩潰了。普通步兵的木盾擋不住子彈,成片倒地。重甲騎士的鎧甲和鐵盾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宋軍的短管火槍沒法射穿重甲,騎士還能站在戰場上。馬軍暫時不理會騎士,反正騎士行動緩慢,隨時都能應對。因戰爭發生基輔附近,羅斯大公親自率軍應敵。他作爲統帥,起初信心滿滿,到了此刻,大爲驚懼。步兵傷亡近半,他無能爲力。聯軍九萬人參戰,剩下了一萬多人。宋軍顯然沒打算放他們活着回去,這一萬多人也得死。羅斯大公可不想死在這。他身着重鎧,連戰馬都披了重甲。還有十幾名鐵甲騎兵護衛,他認爲他能跑得了。宋軍的武器射不穿鎧甲,他們跑得慢,宋軍也阻攔不住。等跑回城中,閉門不出,宋軍就打不進來。畢竟這裏距離基輔城很近,有很大機會能逃得性命。
羅斯大公不打算管,也沒心思沒能力管那些將士了。他調轉馬頭逃走。畢再遇看的清清楚楚。他對身側的孟宗政道:“辛帥派遣我們來給羅斯國一些教訓,你說這教訓夠不夠?”孟宗政問:“馬帥是想放他們一條生路?”畢再遇看着戰場上那些四散逃竄的羅斯士兵。“大宋攻伐蒙古,並沒有斬盡殺絕。官家的意思我懂得,留下他們比殺死他們更重要。讓他們傳播恐懼,世世代代不敢與大宋爲敵。我們與羅斯國這場戰爭的目的,也是這樣。”孟宗政道:“我明白了。士卒潰逃就讓他們逃了吧。那些重甲戰士怎麼辦?”畢再遇道:“那些重甲士兵都是精銳士兵,這類士兵不那麼容易投降。”他淡淡的道:“殺了吧。”孟宗政道:“我去。”畢再遇點點頭,叮囑道:“如果他們跪下投降,就不殺了。”孟宗政應了,輕夾馬腹,擺擺手,身後一隊騎兵跟隨。
這隊騎兵在距離重甲騎士四十步的位置站住。騎士有七八百人,士氣低落,卻並未崩潰。他們好戰,不服輸。見了宋軍,見了宋軍將帥大旗,以爲要近身搏殺。紛紛揮舞兵器,發出戰吼。孟宗政不用多問,他們一定不會跪下投降。宋軍將火槍挎在身側,取出長柄手榴彈。手榴彈尾部帶着黑煙,落在了騎士當中。爲避免誤傷,宋軍騎兵後撤。手榴彈的爆炸聲壓過了槍聲。重鎧甲能擋得住子彈,擋不住炸彈的衝擊。就像是重甲擋得住刀劍,擋不住鈍器那樣。聯軍騎士傷亡五百多人,有的人被彈片殺傷,有的人被衝擊波殺傷。鎧甲外看着沒什麼事,裏面的身體內臟都爛了。倖存的人只覺眼冒金星,什麼都聽不見,站都站不穩。待勉強看得清了,宋軍騎兵又握着那可怕的武器壓了上來,作勢要扔。騎士大驚,急忙丟了兵器,連連擺手,嘴裏嘟嘟嘟說着什麼。孟宗政沒下令屠殺,指了指頭盔。騎士摘下頭盔,鼻孔耳朵都流出了血,眼中無神,驚懼令他們頭腦空白。孟宗政伸出兩個手指,向下點了點。有的騎士明白,舉起雙手跪下,以示投降。別的騎士見了,也跪下投降。
馬軍放過了那些士卒,允許他們各自逃命。羅斯大公帶領十幾名騎兵護衛奔向基輔。鎧甲太重,跑的很慢。馬軍一個百人隊跟隨,並不動手。羅斯大公鬆了口氣,以爲宋軍沒有辦法擊穿他們的重甲,所以纔沒有攻擊。到了基輔城下,羅斯大公懸着的心才放下了。守城將士見了他,準備升起城門。又見羅斯大公身後的宋軍騎兵,不敢擅自開門。去叫來了城中重臣,由重臣定奪。很多重臣貴族聚在城牆上,商議對策。羅斯大公心焦,催促他們快些開城門。宋軍就一百騎兵,有什麼怕?九萬人參戰,爲什麼就十幾人回來了?是不是被宋軍徹底擊敗了?這裏有一百宋軍騎兵,後面有多少?羅斯大公肯定不能明說,一味搪塞。從最開始進兵蒙古草原,就有羅斯重臣反對。那些重臣定要羅斯大公說明戰爭結果。說不說沒什麼差別。要是聯軍取勝,他當率大軍歸來,而不是狼狽的回來十幾個人。
羅斯大公和一些重臣貴族糾纏爭辯。也有些貴族重臣認爲不管戰爭結果如何,都應該放羅斯大公進城。戰爭敗了,再想辦法應對,不該出現內訌。宋軍騎兵可沒多少耐心。見基輔城牆上擠滿了人,不再等了。一百馬軍向着羅斯大公射擊一輪,有三兩名侍衛中彈落馬。震耳的槍聲,使城牆上的重臣貴族大爲驚詫,本能的蹲下護住頭臉。槍聲過後,他們探出頭往下看,馬軍取出了長柄手榴彈。孟宗政用手榴彈對付騎士時,羅斯大公已經跑了。他沒見過這東西。他仍然驚懼,聲嘶力竭的催促快些打開城門。親近的重臣貴族急忙下令開城門。基輔城門需要升起,打開太慢。就算是開合城門,也來不及了。手榴彈擲出,爆炸聲響,比雷聲還要響亮得多。在場所有人都被震懾,捂住了耳朵。操作絞盤升起城門的士兵放開絞盤,城門重重的落下。
羅斯大公和侍衛都被手榴彈殺傷。戰馬連同羅斯大公摔在地上,他還有口氣。幾名馬軍士兵下馬,拽下羅斯大公的頭盔扔在一邊,取出了匕首。羅斯大公拼命掙扎叫喊,喊聲戛然而止。基輔城牆上的羅斯重臣貴族,還有許多弓弩手,眼睜睜看着宋軍當着他們的面,割下了羅斯大公的腦袋。馬軍將羅斯大公的腦袋丟在地上,撿起旗幟,離開了基輔。馬軍就是要讓所有羅斯權貴看着。這是給羅斯國的慘痛教訓。與大宋爲敵,就是自尋死路。相隔千萬裏,照樣能擊敗你們的主力軍隊,照樣能兵臨城下,殺了你們的大公爵。這種威懾最是刻骨銘心。馬軍消失在他們的視線,城上城下依然靜悄悄。那些平素大權在握,充滿自豪的羅斯權貴,都跟丟了魂一樣,呆立許久,無人敢發出半點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