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孫秀才之所以覺得柳賀學得不夠,是因爲社學只招收本地八歲至十五歲的學童,柳賀再過兩年就超齡了,他纔讀了四書兩本,在大明一朝,若是讀書早的學童,才識字就學四書的也有不少。
柳賀進了學堂,與其他學童見了面,通濟社學一共有學童三十多個,見柳賀進門,幾十雙眼睛齊刷刷地盯着他瞧。
柳賀還未入學時,學童們就多聽過他的大名,知道他是柳秀才的兒子,在這羣學童眼裏,秀才的兒子本就蒙着一層學霸光環,可柳賀站出來時身量偏瘦,衣着樸素不說,言談之間也看不出讀書人的風流倜儻,不過幾日,學童們就對柳賀失去了興趣。
柳賀:“……”
小屁孩都開始講究風流倜儻了?
柳賀並不理會旁人議論,只專心讀書練字。
通濟社學的學習內容很簡單,從《百家姓》、《千字文》起,再慢慢過渡到經學,還要學《大明律》和《御製大誥》,孫夫子不愧是教學多年的老秀才,教授蒙童的內容他能解釋得淺顯易懂,對柳賀來說,難的並不是讀書背誦,而是理解文意,他對《論語》和《大學》目前還是大概理解,還是因爲這兩本書篇章數少的緣故,可孫夫子講解後,即便只是《千字文》,也讓柳賀對古文的理解提升了不少。
畢竟《千字文》同樣節選自古籍。
孫夫子通常先念一句,再解釋一句,柳賀在自己的《千字文》上標上一句,一個上午就已經標註了數句。
柳賀看了一圈,學堂內有人跟着夫子念得搖頭晃腦,有人則在後排呼呼大睡,還有人狀似沉浸在書海中,但仔細觀察的話,他一頁書半個時辰也未翻動一次,可一旦孫夫子走過,半睡的人卻會立時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