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惜人有此真氣,又爲塵垢所污、私慾所蒙耳。而五漏未除,精氣又泄,所以將達其階而又退下也。
此爲將氣功與生活密切結合起來之良法,即“行住坐臥不離這個氣功”,亦即仙書所云:“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爲”,也是古人所說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將性命分配於動和靜的環境中去煅煉,這是合乎生活規律的。
動處練性,即待人接物中務求中禮、中節、合情合理。在待人接物中去煉性可以有所考驗,當較脫離實踐的空想空談更有效益。靜處煉命,即無事獨處時不忘觀照丹田,保持我身之精氣神經常打成一片。學者如能做到此,則周天之路不難自通。
第十、觀竅觀妙!竊思太上言“有欲觀竅,無慾觀妙”二句,以爲生補漏之局,亦爲生成真了道之本焉。欲,非私意也,亦非有意之意也。要想此個欲字,是在有意無意之間,即吾常言略用意思。是竅非臍下一寸三分之謂,亦非下田水鄉之稱。
教生略用意思,閉眼光,凝耳韻,緘舌意,持身以正,亭亭矗矗如岩石之聳高山,悠悠揚揚似皓月之印譚水,收我一切馳逐於外之物慾,牽纏於內之雜念,一刀斬斷,一齊收拾,片絲不掛,半蒂不存,於是以滿腹精神盡收入於虛無一竅之中,時時照顧,念念不忘。
久之自有天真發現,陽氣來生,將爾腹中久積陰霾之氣自然變化而無復有焉。由此再加猛烹急煉,常常了照,則真陽一動,收而採之,行升降之法,用進退之功,而大丹不患無成。
自然精不外泄,氣不外傾,神不分散,而色身可固,法身亦即此存矣!此即太上有欲觀竅之說,至於妙之一字,道之實難。
總在生做功到氣血融和之地,精神舒暢之時,瀟瀟灑灑,無思無慮,亦不是全無思慮,祗是思慮之起如浮雲之過太虛,毫不留戀,了不介意,此即妙之之象。然後還要從此推之,舉凡平時抑鬱者到此能不抑鬱,昏頹者到此能不昏頹,皆是妙之作用。
古云:“神仙無別法,只生歡喜不生愁”,斯得妙之真矣!再示觀之之實。到此時也未嘗不照於方寸,而實無方寸之可照。木嘗不注于丹田,而卻非丹田所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