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謙上奏疏要致仕,就是卸掉少保的擔子,然後轉上書房教育皇嗣。
王文的教育工作,得不到大多數皇子的認可,尤其是得不到大明太子的認可,給皇嗣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的困難,師生矛盾讓王文有些難辦,畢竟是他教的是太子,不能打不能罵,關鍵是也有點辯不過。
皇太子殿下,對王文的講課產生了質疑。
而胡濙那個無德的諂臣,講的那些東西,又很難反駁,胡濙活着的時候,讓朝臣們極爲難受,胡濙死了,還是讓朝臣們如鯁在喉。
很多話題,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連講都不能講,太子能講,王文不能講,這不是打瞎子罵啞巴,欺負啞巴不能還嘴?
王文就找到了于謙,希望把上書房的差事讓出來,同時把內閣首輔讓出去,王文歲數也大了,這舊黨黨魁也當膩歪了,還不如跟着舊友,一起好好教皇嗣妥當。
其實于謙要領上書房事,最主要的考慮,是擔心舊黨會鋌而走險,對太子下手,畢竟太子表達出來的政治主張,實在是不符合舊黨對帝王的要求,大明已經出現了一個離經叛道的大皇帝陛下了,再出一個,舊黨真的承受不住皇恩鐵拳。
朱祁鈺經過了反覆的權衡後,硃批了于謙的奏疏,于謙爲大明奔波了將近四十年,該稍微歇一歇了,反正朱祁鈺聖眷仍在,朝裏出了點事兒,隨時起復就是。
于謙致仕,不代表着于謙失去了權勢,作爲晉國公的于謙,沒了朝中的擔子,還有五軍都督府的擔子,還有尚書房的擔子,于謙依舊處於大明制度設計權力的核心位置。
誰讓皇帝看於少保忠心體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