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9、怎樣表率(上)
(內容提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表率作用對孩子影響很大。父母所作所爲某種情況下,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筆者曾長期從事函授高等教育,從1985到2000年共15年間,先後經手畢業千多名中青年男女學員。中國人常說有理無理先從自己,搞教育的一定要教好自己的孩子。在大學擴招之前音樂學院應該是,最難考的大學之一。我的女兒1998年的時候30:1考取音樂學院,因此我在當地有最合格父親的稱謂。考音樂學院的準備工作,是從1988這年開始的。引導我帶領女兒學習音樂的,最先是湔江堰市陳姓一家。他們家兩代四口人都搞音樂、學音樂,但是其生活的過程和結局卻很不理想……。
先說1988這年我女兒小學三年級,她學習成績一般,但在音樂方面顯示出天賦。她自己琢磨一番,就能在家裏的鋼琴上,彈出一首叫《小星星》的歌。音樂老師教學吹口琴,她也能最先吹成一叫《小山娃》曲調,別的人還以爲她事前學習過。同樣這年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一個姓朱的手風琴演奏家,來湔江堰市教授手風琴。跟隨着學習的主要是少年兒童很多,我女兒8歲也着跟學,還進一步顯示出有音樂方面的興趣。那時音樂學院全國只有幾所,四川音樂學院(簡稱川音下同)在成都市錦江畔的新生路。學校的全部老師、學生加起來不到1000人,每年招收大學生僅100個左右。
湔江堰市楊副市長曾在北街小學教過書,分管教育後對這方面很熟悉。中心組學習的時候某次休息閒聊,楊得知我女兒的情況後建議說,音樂學院很不好考!這麼多年從縣到市只考取幾個。其中一個學二胡的川音畢業後,在福建的一所什麼學校教人拉二胡。如果孩子要朝這方面努力,得找人引一下路。塔子壩中學一姓紀的女教師,是十年期間川音畢業的,由楊副市長給安排到塔中當老師。如果要找她介紹情況,楊副市長可以幫忙。我向楊請求了這件事,她給我寫了張便條,叫我去找塔中的紀老師。
接下來我先在教育局瞭解到,大學擴招前在湔江堰市,考取音樂學院的屈指可數。紀老師和愛人陳XX,夫妻二都是四川音樂學院畢業。陳姓是民樂系學吹笛子,紀老師聲樂系學唱歌還外帶學彈古箏。十年期間紀老師由楊副市長指示教育局破格錄用,在塔子壩中學(簡稱塔中)當音樂老師。她愛人陳XX由一家地區級的工廠——都江機械廠招收爲工人。在“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的年代,應該說相當不錯。從1964年到這時已經過去20多年,他(她)們結成夫妻生育一兒一女。兒子跟着父親學習吹笛子,女兒跟着母親學習彈古箏,全家4口都專業或業餘從事音樂。
但時運不好倒黴事尋找到這家人!十年期間陳XX某次上班時間不假外出,被一個偷開汽車的人給撞傷成終身殘廢!偷車人由法院判刑了事,但挨撞的卻倒黴透頂。那時候也沒有保險公司,陳不假外出單位只給生活補助,沒有算成工傷收入少了一長截!紀老師受多重刺激,有一段時間幾次跑到縣委機關撒潑,動輒地上打滾這將給子女多大的影響?
陳家姐弟倆大的是女這裏稱之姐姐,小的是男這裏稱之爲弟弟。姐姐自幼由母親傳授古箏彈得很不錯,長大後在地區雜技團專職演奏古箏。姐姐很自信曾經揚言,如果有全國的古箏比賽,只要她參加就能穩拿第一。但據瞭解古箏是比較好學,也容易掌握的一種器樂。有音樂基礎的青年,只要5年就能達到演奏水平。其他的器樂則必須要十年時間以上,纔可能登臺演出。在音樂學院古箏並不成爲一個專業,只是學琵琶或唱歌的部分人,附帶學習而已。弟弟也是自幼經父親傳授,學笛子吹得也很好。因爲父母都曾就學於川音,弟弟長大後如願以償,也考上川音的民樂系笛子專業。
爲了女兒能考上川音,我真的帶上楊副市長的條子,去陳家諮詢瞭解要學什麼課?拜什麼老師?作些什麼準備?纔可能考取音樂學院?1988年冬天的下午,經打聽我在蒲陽路寧江廠旁,菜地邊的農家院落找到陳姓人家。說明來意後憑楊副市長的條子,陳家人也接待了我。但接下來的交談就不那麼溶恰,乃至印象很深保留在腦海中許多年!
上世紀八十年代,湔江堰市還沒有開發到現在的程度。陳家居住解放前祖上留下的舊式庭院,那年代大家都差不多好象也沒什麼。父親被汽車撞傷後已經吹不動笛子,但他知道怎樣教兒子。其時年僅11~12歲的弟弟吹笛子水平,不亞於我見過的,湔江堰所有吹笛子中最好的人。姐姐學彈古箏,家裏擺放着彈壞了的、正使用的、新做待完工的共3只古箏,全部都是殘疾人——父親給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