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11、二王廟歸屬(上)
(內容提要:湔江堰市的二王廟一直由當地政府管理,20世紀九十年代末,上面決定把二王廟歸屬道家。
二王廟古建築羣,坐落在湔江堰西門外的玉壘山麓湔江之畔,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廟是爲紀念湔江堰的開造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二王廟初建於南北朝,現存主建築系清末民初所建。山門“二王廟”3個金字,是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手筆。廟內有李冰和道家諸神的一些塑像,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後人關於治水的格言,被稱爲治水三字經。後殿左側有畫家張大千、徐悲鴻等人的碑刻。園中種植各種名貴花木,這裏古樹參天林廕庇日,是四川的遊覽觀光勝地。上世紀九十年代,上面決定二王廟交給道家管理。之後這裏既是旅遊勝地,又是莊重嚴肅的道教場所。
“5.12”特大地震後,國內外投資1.1億元人民幣,恢復重建嚴重毀損的二王廟。三年後二王廟古建築羣,災後搶救保護工程完結。這項活動獲得了國家文物局授予的,“優秀文物保護工程特別獎”。新中國成立以來,此項殊榮僅授予過布達拉宮和二王廟。此外修復工程還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國家傳統建築文化保護示範工程”等獎項。
二王廟是道家的廟宇,這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從民國時候起,這座廟宇就是當地政府在管理,不過廟宇的建設主要還是道家在搞。20世紀1925年二王廟發生火蝕!山門以內的戲臺、大殿、二殿、茶園等都被毀掉。上世紀七十年代我聽廟上道家說,僅購買大殿的48根楠木柱子,花費廟上的產業40畝水田。整座廟宇由道家費時10年,才予以恢復到現時的模樣。附屬於廟兩側的東苑、西苑,爲改革開放後興建的。
據宋史載宋代湔縣叫永康軍,下屬青城、導江兩縣。兩縣各自的範圍,大致相當於現在湔江堰市的河東、河西。宋初淳化四年(993),在永康軍青城縣爆發了王小波、李順起義。起義軍發起攻佔永康軍的作戰,他們從現今安瀾索橋處,當年叫伏龍渡口過岷江。首先攻佔二王廟消滅駐軍,然後依山而下佔領城區。時間到了千多年後的民國年間,湔縣地近山區容易出匪患!爲了地方安寧有駐軍扎住在二王廟,這廟宇實際上是軍隊和政府在管理。現在查閱民國年間的老照片,二王廟山門站崗的,是穿軍裝的士兵。
解放後這一習慣沿習下來!剛解放的時候人民解放軍184師接管湔縣。他們三個團一個駐河西中興,一個駐守城關,一個駐守二王廟到宣威門的山地。這時候的二王廟,也是部隊和縣政府在管。二王廟背後成都至阿壩州的公路,是20世紀五十年代初興建的。之前的茶馬古道出湔縣西門,經玉壘關過二王廟山門前,沿湔江岸邊進到山裏面。
成阿公路全長506公里,起於成都西門,經過郫縣、灌縣,沿岷江而上。於漩口(巖後)進入阿壩州汶川界,最後到達終點阿壩縣城。除成都至灌縣段55公里系民國時期建成外,其餘451公里均爲建國後,1951年3月至1955年11月期間修建。成阿公路連接起內地和阿壩民族地區,堪稱藏、羌、回、漢各兄弟民族團結的紐帶。由此結束7萬多平方公里面積的阿壩州,沒有1寸公路的歷史。包括公路建設在內的全面發展,在阿壩州這片由高原、草地、羣峯、雪山組成的地區開始。現在公路已經升等級,更有一條高速公路,由成都到達汶川。成都至蘭州的鐵路,經過阿壩州的路段已經開工。
剛解放時也有匪患,主要是從岷江河西向安瀾索橋襲擾。解放軍官兵還特地告知河街子、西門坡一帶的居民。如果槍打得不洶,你們就不要管;如果打得很洶,你們人要躲到鍋竈後面。匪患平息部隊撤走社會轉入正常,但二王廟由當地政府管理的習俗,仍然保留下來了。
十年期間二王廟的菩薩被破壞,1974年經上面批准恢復重建菩薩塑像。其時還健在的郭沫若老先生,親自爲二王廟的兩尊塑像定稿。一尊是李冰像,一尊是曾經在後殿的李二郎像。郭老對四川去北京的人講:李二郎歷史上沒有這個人。先秦時候的地方官,呼喚自己的子民叫兒郎,所以二郎應該是兒郎的諧音!根據郭老的意思,這年的李二郎塑像,是一個手提勞動工具的人像。後來岷江歲修二王廟河段,人們在河道中挖掘兩尊東漢時的石像。其中之一真是手握勞動工具,證明郭老的見識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