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面對當時班級裏的高壓環境,馮斌有口難辯,他明白在一言堂和體罰的學習環境下,他的反駁是沒有意義的。可是他的內心卻在吶喊,鍾老師嘴裏所說的“差生”,他們究竟哪裏差呢。老師怎麼能強迫他帶着有色眼鏡來看人呢,如果是那樣,他跟那些卑鄙醜陋的人有什麼區別。
每一次鍾老師將馮斌叫到辦公室,對他進行了這樣的教導,都會使馮斌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悶悶不樂,不明就裏的同學還以爲他被鍾老師狠狠地批評了,其實這卻是馮斌被精神摧殘之後的反應和表現。老師對他不講道理的精神壓迫,家庭生活中父母無休止的紛爭和冷漠,使馮斌每一天的生活都在緊張和疑惑中度過。
他開始變得少言寡語,只有那些父親帶回家的堆滿一面牆的書成了他暫時逃離現實苦惱的一片淨土,那段日子,馮斌覺得只要有這些書,別的他都不在乎。可是,在應試教育大行其道的年代,馮斌卻因爲閱讀那些文學作品佔用了太多精力,他的英語和數學成績在他毫無防備的意識下每況愈下,終於在一次期中考試的檢驗下浮出水面。
他的那位一直斜着眼睛看待差生的同桌李玲一如既往排在了班級前十名,而曾經與他不相上下的馮斌則排在了四十開外。馮斌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他將不能享受班級裏聽課效果最好的位置了,他的同桌也不再是班級前幾名。馮斌看着老師發下來的班級成績榜,心裏竟然隱隱地高興。
他覺得自己終於也當了“差生”,那種好學生的光環消失了,他的心情也如釋重負。當他的成績名列前茅的時候,他便有那種想接近“差生”的念頭,因爲他雖然身在第一組,可是他過得並不快樂,他不能跟同桌開玩笑,不能把心裏話跟好朋友說,因爲他在第一組沒有什麼好朋友。有時候他看到其他組的同學們在一起說說笑笑,有打有鬧,他很羨慕他們,可是其他組的同學很少有人過來跟第一組的同學交流,第一組的同學也不會主動招惹其他組的人。馮斌心裏清楚,這都是鍾老師灌輸給大家的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在起作用,而他們有些人不敢反抗,有些人則沉醉其中。
馮斌沒有變成問題青少年,是許多人的功勞。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一起玩耍的夥伴,與他生活在一起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最疼他的姐姐,帶給了他一個快樂的童年。馮家人的安分守己,和睦的鄰里關係,在馮斌的性格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儘管有些調皮,但是他心地善良,哪怕是跟他沒有交集的陌生人,他也不願意看到別人傷心難過,所以他自然做不出那種欺負人的行爲,也就沒辦法變成問題青少年。
有時候他想把在學校中遇到的困惑告訴母親,可是一想到母親當時的狀態,那時候他很少能看到母親的笑臉,就更不想把過多的煩惱帶給她了。
因爲成績的關係,馮斌被降格爲第三組的成員。重新分配座位的那一天,他感覺自己有種重獲新生的快感。跟第三組的同學打成一片,使馮斌對於他身邊的同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成績好固然不應該成爲瞧不起別人的資本,可是成績差也不應該成爲造成自卑感的原因,只是因爲他們自己沒有看到自身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