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物理課和文藝復興 (第3/9頁)
用戶57800568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站在廣場上,夏勁嵩一邊給學員複習上次課的內容一邊在自己面前展開一張懸浮框,並在信息框內畫出一道曲線。
“大家看這一道彎曲的線,我們叫它曲線,它的彎曲度叫曲率。下面我們來研究宇宙空間的曲率問題,講課之前我們先做個有趣的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宇宙空間的曲率是怎麼產生的,來大家把這個薄膜展開並固定。”
夏勁嵩從一個不大的黑箱子裏取出一塊藍色摺疊着整整齊齊的薄膜,這張薄膜是夏勁嵩在實驗室自己合成出來的,薄膜很結實且彈性也很好。轉眼10米見方的薄膜被學員們展開,四角被牢牢固定在廣場中心預先準備好的四根黑色金屬柱上,薄膜上無規則地標註着從1到10,十個阿拉伯數字的黑點。
“這裏有十個金屬球,請大家對應金屬球上的數字將球體放在薄膜上。”夏勁嵩指揮學員又從箱內取出10顆比拳頭小上一些的銀色球體。
金屬球體積大小一樣,分量卻是不同的,球體放到薄膜上輕的產生的凹陷小,重的反之。待十顆金屬球擺放好後,再看這張薄膜如同微波盪漾的海面一樣找不到一塊平整的地方。
“我們假設1號金屬球這裏有一隻蝸牛,它要爬到幾乎是對角線的10號金屬球那裏,當然我們知道直線距離是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說話間夏勁嵩在1號金屬球上方放置了一個微型激光定位器,指示器發出的紅色光柱照射在10號金屬球上。同時定位器上顯示出1號球到10號球的直線距離爲8米78厘米。
“我這裏有一把軟尺,現在你們測量一下如果一隻蝸牛從1號爬到10號的實際距離。”
13名學員忙碌起來,軟尺隨着薄膜的起伏一公分一公分地接近10號球。沒多久數據就出來了。
“數據有了。是9米35厘米。”叫貝爾納的學員報出測量的數據。
這位叫貝爾納的法國男孩在實驗場地跑前跑後,一會做測量一會又在自己的懸浮框中做記錄,活躍的不得了。遇到問題他總是能首先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有的方法並不切合實際。夏勁嵩腦中突然有了個奇怪的結論,難道中國孩子真的在實際操作方面比歐洲孩子差嗎?難道從30年代這個差距就有了嗎?